焦人社[2014]76号:关于印发焦作市“千名人才进焦作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来源:焦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

时间:2014-04-20 16:11

点击数:


焦人社〔2014〕76号
 
焦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焦作市“千名人才进焦作
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属相关科室(单位):
    为全面启动“焦作英才588计划”,更好地服务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特制定本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要目标
    2014年~2016年,每年引进10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全面启动“焦作英才588计划”,即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从8个领域培养、引进800名左右高层次、高技能、紧缺型人才,主要包括高层次科学技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医学名家,教育名师名校长,文化、旅游领军人才,金融证券、投融资等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现代农业领军人才。
    二、重点工作
    (一)每年引进10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和国外专家。有计划地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外专家,并定期到用人单位走访人才需求情况,帮助解决工作、生活、生产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秀引进人才和专家进行表彰奖励,及时兑现有关待遇。
    1.走出去招聘人才。充分利用我市与全国40多所重点高校建立的引才联盟优势,每年分期分批组织相关单位赴北京、上海、西安、武汉、东北等高校密集地区或人才市场引进高层次人才。
    2.请进来项目对接。每年举办海外英才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活动,以招聘、聘用、合作等方式,邀请40名左右海外留学高端人才或国内精英来我市进行项目合作和技术服务。
    3.筹建海外人才联络站。与省留学生服务中心结合,拟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建立我市海外人才引进工作联络站,借助海外社团组织发布人才、项目需求信息,加强与海外专业性社团保持常态性的联络工作。
    4.与知名猎头公司合作引进人才。与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西安等人才集聚地的人才猎头公司建立联系,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帮助用人单位引进高端紧缺的人才和项目。
    5.设立专家院士“假日工作室”。邀请中科院院士、海内外专家,利用节假日来焦开展项目指导、难题攻关和人才带培等。
    6.拓展博士后工作平台。发挥我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平台作用,积极引进海内外博士人员来我市从事博士后研究。协助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研发基地,拓展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平台。(牵头领导:李水责任单位科室:人力资源管理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办公室、市人才交流中心)
    (二)启动人才服务产业园项目建设。一是进一步筹备项目建设现场办公会的各项工作;二是积极做好产业园开工前的有关事宜;三是开展人才公寓需求调研和摸底工作,加快人才服务产业园建设的进度,以增强我市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牵头领导:李水责任单位:市人才交流中心)
    (三)高水平举办“第三届海外英才中原行暨焦作人才与项目洽谈会”。一是开展全面调研活动,摸清全市企事业单位项目和技术需求情况,同时对2013年海创会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回访;二是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及时制定活动方案;三是及时与海外社团联系,并发布项目人才需求信息;四是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确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牵头领导:李水责任单位:市人才交流中心)
    (四)加大中科院保密通信智慧网试点项目建设服务力度。自中科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与示范区(原新区管委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订了《保密通信智慧网试点项目的合作协议》以来,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项目进展较为缓慢。为加快项目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使该项目真正落地焦作,迎接中办领导对该项目的考察,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为项目进展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牵头领导:李水责任单位:市人才交流中心)
    (五)加大中科院简水生院士关于“智能光纤传感技术的行车控制系统”项目在我市试验的相关服务力度。一是配合科技局建立院士工作站;二是市政府已聘请简院士为我市科技顾问,要配合相关部门搞好人才服务;三是该项目与我市电缆企业进行合作,并在我市开展该项目试验时,要提供优质的服务。(牵头领导:李水责任单位:市人才交流中心)
    (六)全力做好焦作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加强焦作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加大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力度,切实提高焦作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影响力。(牵头领导:李水责任单位:市人才交流中心)
    (七)启动企业高层次人才引才工作。根据《关于焦作市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焦人社〔2014〕51号文)精神,积极鼓励和引导市属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先试点,后推开。(牵头领导:李水责任单位:市人才交流中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创新机制。要打破原有引才机构模式和方式,创新领导机制,建立由市人社局牵头,有关委局和我局有关科室、单位组成的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办公室,建立市高层次人才引进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立专门服务机构,创新机制和服务流程、配齐配强专职工作力量(包括服务专员)责任到人,确保完成引才目标。
    (二)摸清底细,夯实基础。要紧紧围绕我市经济转型战略和“十大建设”,组织人员开展大规模调研活动。上下联动,摸清家底,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特别是本土高层次人才在外地工作或创业的要摸底登记,分别筹建全市国内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
    (三)发布信息,广泛引才。要充分利用人社专版和网站,大力宣传人才政策和典型。每半年在国家级新闻媒体和各大网站发布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在全国范围内吸引我市高层次紧缺人才。同时,要充分发挥以才引才的作用,凭借现有人才或焦作籍在外地工作的优势,协助我市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附件:2014年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目标分解表
 
                 2014年3月28日 
   
    (此件依申请公开)  
 
    附件:   

2014年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目标分解表

单位

目标任务

合计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级职称等领军人才

硕士研究生或副高级职称等领军人才

本科学历或中级职称等急需紧缺人才

市直单位

50人

500人

700人

1250人

沁阳市

2人

70人

100人

172人

孟州市

2人

70人

100人

172人

博爱县

1人

70人

80人

151人

武陟县

1人

70人

80人

151人

修武县

1人

70人

80人

151人

温县

1人

70人

80人

151人

示范区

2人

30人

100人

132人

解放区

1人

20人

80人

101人

山阳区

1人

20人

80人

101人

中站区

1人

20人

80人

101人

马村区

1人

20人

80人

101人

总计

64人

1030人

1640人

2734人

 
 
 
 
 
 
 
 
 
 
 
 
焦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4年3月28日印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