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
时间:2016-04-21 09:19
点击数:
张冬冬: 让更多无人机飞上蓝天 从遇见到喜爱,从探索到让更多人掌握无人机操作技术,他抓住机遇、创新思维,决心在无人机领域闯出一片天地,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他,就是焦作市鹰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冬冬。近日,他向记者讲述了无人机带给他的商机。 初遇航模 让他眼前一亮 张冬冬今年35岁,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中站区某广场看到有人玩航模。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飞机玩具,曾自己组装过。看到真正的航模后,我就走不动了,想学习如何操作。”张冬冬说。 从那时开始,张冬冬认识了我市一批航模爱好者。作为我市最早玩航模、无人机的人,他们给张冬冬灌输了很多航模知识,这让张冬冬跃跃欲试。 “想玩好航模没有那么简单,一个航模的造价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操控稍有失误,就会导致航模坠落,损失惨重。所以,我想玩又不敢玩,一直不敢尝试。”张冬冬说。 瞄准商机 开办无人机驾驶培训班 从技校毕业后,张冬冬曾干过销售、种过山药,但他觉得这些都不是他的兴趣所在。去年,温县举办的山药节让他“脑洞大开”。 “山药节上,农业植保机让我大开眼界。它属于无人机的一种,主要用于喷洒农药。”张冬冬说,“我家种有100亩山药,如果人工喷洒农药,需要五六个人工作一天才能喷洒一遍。有了无人机就不一样了,20分钟就能喷洒30亩地。” 张冬冬看到了无人机的前景。“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无人机。它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张冬冬说,“曾有新闻报道称,到2020年,我国无人机飞控手的需求量在数万人。于是,我就想整合身边的资源,开办一个无人机驾驶培训班。” 据张冬冬介绍,为开办无人机驾驶培训班,他前期作了大量调查,发现我市不少单位虽然购置了无人机,但由于没有熟练的飞控手,无人机只能被闲置。此外,很多年轻人也对无人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甚至希望掌握这项专业技能后,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今年2月,以张冬冬为法人代表、王军等4人为合伙人的焦作市鹰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解放中路市商业步行街成立。 推广技术 培养更多专业飞控手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得到了焦作市创业贷款担保中心的帮扶,7万元帮扶资金让我们有了底气,引进了更先进的设备。”张冬冬说,“我们的教室可以同时容纳20名学员学习,通过一系列培训,可以让学员熟练掌握无人机驾驶技巧。学习时间较长的学员,还可以参加全国无人机驾驶员资格考试。” 今年28岁的靳超来自中站区许衡街道东王封村,正在进行虚拟操作练习的他告诉记者,他们村刚刚购置了一台农业植保机,为方便村民使用,村里专门派他来学习相关技术。“有了无人机,村民再也不用为喷洒农药而费时费力,这就是科技带给我们的好处。”靳超说。 来自河南理工大学的韩金则表示,学习这门技术,可以为毕业后找工作增添筹码。 虽然该公司刚刚起步,但目前已招收了15名学员。张冬冬说,下一步,他们将走进学校和单位,让更多人了解无人机驾驶知识,培养更多的专业飞控手,让更多无人机在蓝天自由翱翔。 上图 张冬冬(右四)向学员演示如何操控无人机。、 本报记者 王梦梦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