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
时间:2016-08-04 19:27
阅读次数:
精神文明建设应知应会常识
1、文明单位的十条标准:一是领导班子好;二是党的建设好;三是经济效益好;四是民族团结好;五是思想政治工作好;六是教育、科技、文化工作好;七是社会治安秩序好;八是道德风尚好;九是管理工作好;十是环境卫生好。 2、和谐社会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文明单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统一的奋斗标,四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5、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有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6、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管护公物,维护环境,遵纪守法。 7、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8、评选五好文明家庭条件是⑴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⑵学习进步,爱岗敬业好⑶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⑷易风易俗,少生优育好⑸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 9、文明单位届期制为三年。 10、文明单位分为四级,分别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区(县)级 1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四个一票否决”是哪四个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综合治理、领导干部重大违纪违法。 12、“三管住”是指: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不乱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折树摘花,不乱贴乱画,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腿,不违反交通规则,不翻越护栏,不践踏草坪。 13、《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是2001年9月20日颁布的, 1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16、“四德”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17、“三义”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18、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广泛参与、重在建设。 18、“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是么?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0、文明规范用语是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请进,请坐,您贵姓。 21、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全民族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 22、“五讲”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讲秩序,四美是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爱”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23、“四有”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三观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4、“四个坚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5、"三优一学"是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学先进。 26、邓小平理论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7、"三大创建"是指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 28、"三个一":“一个信仰”--牢固树立共产主义崇高信仰,“一个宗旨”--永远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种精神”--大力发扬新时期伟大创业精神。 29、"四优"是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化管理。 30、良好的人际关系指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 31、文明单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统一的奋斗标,四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32、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行政管理重要标志是讲究卫生,讲究卫生分为讲究个人卫生、集体卫生、环境卫生。 33、“五观”教育的内容是对全体公民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民族观的教育。 34、"四个尊重"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5、2011年9月20日是全国第9个公民道德宣传日。 3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7、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3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9、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40、抗震救灾精神是团结一心,众志成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艰苦奋斗、敢于胜利。 41、“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42、“四个认同”是指对祖国、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43、“三个离不开”是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44、"五个一"是接好每一个电话、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办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干好每一天的工作。 45、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积善行德、扶贫济困、助人为乐。 46、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要任务:(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7、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是从2010年6月开始启动的。 48、党的“三史”是指中国共产党奋斗史、创业史和改革开放史 49、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是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思考题 1、结合本单位和本人的工作、学习实际,谈谈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2、你是否参加单位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谈谈体会。 3、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你是否从自身做起,并谈谈认识和体会。 4、谈谈你参与诚信政府建设和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的感想。
精神文明应知应会基本知识
1、文明单位: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工作成绩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干部群众文明素质较高,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是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各种荣誉中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 2、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即两个“牢固树立”、三个“显著提高”、一个“良好局面”):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两大素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核心”:把为人民服务确定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三个倡导”: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精神;倡导集体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7、“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五爱”:是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8、“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9、什么是“三个文明”建设?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10、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什么?答: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勤劳节俭。 11、应提倡的社会风尚是什么?答: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12、马克思主义“五观”: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13、“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主要环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 15、中央文明委和全国爱卫办倡导“三讲一树”的内容: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16、“三大创建”是指: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 17、“和谐社会”基本内涵: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社会结构合理;行为规范;社会运筹得当。 1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9、“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0、《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 21、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标准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 22、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3、“市民文明守则”包括:居民守则、行路守则、乘车守则、游客守则、观众守则。 24、“一日生活四文明”指的是什么?答;在社会做文明公民、在岗位做文明职工、在街坊做文明邻里、在家庭做文明成员。 25、“十字”礼貌用语是:您好、对不起、请、谢谢、再见。 26、“三管住”的内容是什么?答:管住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粗话;管住自己的手,不损坏公物,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腿,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 27、“八个不”行为规范的内容:不说脏话、粗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乱倒污水,不损坏公物,不踩踏草坪、损坏树木,不违反交通规则,不乱贴乱画,不乱搭建违章建筑。 28、市民应具备交通意识:1、车辆、行人各行其道。2、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3、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4、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5、在交通点遵守秩序,排队候车,依次下车。 29、文明单位的“十好”标准:领导班子好,党的建设好,经济效益好,民族团结好,思想政治工作好,教育、科技、文化工作好,社会治安秩序好,道德风尚好,环境卫生好以及管理工作好。 30、“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1、“三讲一树”的内容是: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